江苏茶人:邰大传
发布时间 2010-06-30 浏览 26403 次
质的因子通过实地调查、访问座谈和搜集核查有关资料,取得了1400多个数据和大量资料。后经研究总结,统一了名茶采摘标准和加工工艺流程,提出流通环节中提高品质的改进意见,及时写出报告,分发各地区各部门参考。据产地和收购部门反映,不仅各名茶中高档茶比重显著增长,且品质风格大有提高,也较统一。这为此后名茶的研制开发起了引导和推动作用。

为了适应市场对名优茶日益增长的需求,加速调整茶类结构,积极研制开发名优茶,1983年起邰大传先后组织和指导茅山青峰、二泉银毫、山河摘翠和机制雨花茶等多种名优茶的研制,主持新产品鉴定,开展全省名优茶评比和创省优活动。1985年6月,农业部和中国茶叶学会在南京召开首次全国名茶展评会,江苏按规定报送5个样品参加评定,结果全部人选,2个样品获全国名茶,3个样品为部级优质茶。1989年,农业部在西安又召开第二次评比会,江苏报送的5个选评样和2个复评样,均被评定为全国名茶。到20世纪的90年代,全省名优茶产量从80年初的不足50吨增长到500余吨,10年增长了10倍;占全省茶叶总产的比重也从不到1%提高到5%;名优茶样品从10个增加到30个,先后有30个荣获全国名茶和部、省优质茶称号。名优茶产值占到全省茶叶总产值的3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江苏省茶叶学会的组建者

1978年,各级学会恢复活动。邰大传抓住这一时机,及时主动地向省科协、中国茶叶学会和省农林厅提出建立省茶叶学会的建议,得到各方领导的支持。之后,由他负责向省级有关部门联系派员联合组成学会筹备小组,积极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经省科协审查批准,于是年12月26日在主产区宜兴召开江苏省茶叶学会成立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由省农林厅分管副厅长为理事长,商定江苏省农林厅为省学会挂靠单位。这是全省首批新建的为数不多的省学会之一。

江苏省茶叶学会成立以来,在邰大传的具体组织下,多次举办了有关提高茶叶品质,发展茶树良种、茶叶区划和发展战略等专题学术讨论会。特别是1984年2月针对当时出现的国内茶叶市场疲软,产品滞销压库,生产者情绪低落的新情况,及时召开了“开创江苏省茶叶产销新局面”的学术讨论会。会后由邰大传集中整理,写出向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报送的《开创茶叶产销新局面建议书》,得到领导的重视,责成农林、供销主管部门联合召开全省茶叶产销工作会议,讨论研究解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对这些涉及面较大,情况较复杂,技术性、学术性较强,工作量较大的专业活动,都采取由学会承办或与主管部门联办的方式,如组织省内省外的调查,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委托承办科研成果鉴定和新产品鉴定等等。特别是学会同省农林厅联合举办的历年名优茶评比活动,由于集中了各部门的审评力量组织评委会,实事求是秉公审评,其审评结果公正,反映良好。在对外交流方面,学会多次与有关部门联合组织接待来自日本、中国台湾等地的茶叶专家、学者和民间团体来江苏参观访问和讲学。1991年,学会与省对外冬粤三作,应日本爱知县日中友协的邀请,组成以学会理事长邰大传为团丧的江苏省茶叶学会访日考察团,考察了爱知县的茶园建设和栽培管理、加工技术,静冈茶业试验场的茶叶科研成就以及茶叶市场情况等,及时写出考察报告,起到了交流促进作用。

1992年,在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换届改选前,邰大传因年高体弱,主动提出辞去学会领导职务。为了表彰他对学会工作晶贡献,学习他的高尚品德,激励后辈,以利学会的发展,按照学会章程,授予他“名誉理事长称号”。至今,凡学会有重大事情和重要会议活动,仍请邰大传共同研究,出席指导。

简 历

1924年10月9日 出生于江苏省宝应县城

1929—1935年 江苏宝应县敦睦小学学习

1935—1938年 江苏宝应县画川中学学习

1938—1941年 江苏宝应县钟南中学学习

1941—1942年 福建崇安赤石苏皖联立技艺专科学校茶科学习

1942—1944年 福建永安福建农学院茶业专业毕业

1944—1945年 福建闽候职业中学任教

1945—1947年 上海兴华茶叶公司任技术员

1948—1949年 上海青浦江苏省立泰兴师范学校任教员

1950—1952年 苏北行署农水处农林局任技术员

1952—1969年 江苏省农林厅、林业厅任技术员、农技师

1969—1974年 下放句容农村劳动

1974—1978年 高淳县青山茶场任技师

1978—1990年 任江苏省农林厅农技师、高级农艺师、教授级高级农艺师

1990年 退休

主 要 论 著

1邰大传.茶树栽培.南京:江苏省人民出版社,1955

2邰大传.农业辞典(茶叶条目).南京:江苏省科技出版社,1979:786~810

3邰大传.创制红碎茶初步体会.茶叶科学,1965(4):22~25

4邰大传.三大名茶品质风格研究.江苏茶叶,1980:70~80

5邰大传,俞庸器,朱锡坤.江苏省茶叶区划报告.江苏茶叶,1981:1~22

6邰大传.镇江低山丘陵区茶叶考察报告.江苏茶叶,1982:1~7

7邰大传.上海经济区江苏片茶叶生产考察报告.江苏茶叶,1984:1~4

8邰大传,陈武生.挖内涵潜力,行良性循环——江苏茶叶发展之路.江苏茶叶,1992:1~4

9邰大传.江苏省茶叶生产科技发展研究报告.江苏茶叶。1990: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m.marroptt.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