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夏秋茶的追肥施用时期 茶树经过春茶的旺长和采摘之后,势必要消耗茶树体内的大量营养物质,只有及时加以补充,才能保证夏秋茶的正常生长。因此,春茶结束之后,应及时进行第二次追肥;夏茶结束后又要进行第三次追肥。如果气温高,雨水多,茶树生长期长,甚至要进行第四次、第五次追肥。 在确定各地适宜的追肥施用时期时,除了按茶树的物候期外,还要根据天气、土壤、肥料等因子,综合考虑,因地制宜,灵活挖掘。如江苏、浙江、福建、安徽等省,每年由于七、八月份正值伏旱,夏茶后的追肥时期要根据当地墒情而定,不能在伏天追肥。另外对于早发的品种要早施,迟发的品种要迟施,阳坡茶园要早施,阴施茶园要迟施,砂土茶园要早施,粘土茶园要迟施,复合肥、尿素要适当早施,碳酸氢铵、氨水要迟施等。
3、茶园肥料用量及配合比例
(1)施肥用量 茶园土壤不是单纯的机械的营养物质的载体和媒介,施肥的目的也不是单纯地为茶树提供营养元素,而是提高茶园土壤肥力一种手段。因此,在确定茶园经济合理的施肥用量时,要根据茶园土壤肥力水平、茶树年龄、茶叶产量、茶树生长势、耕作管理水平等因子综合地加以分析。一般地说,茶树从小到大,肥料用量也随之增加;生长潜力低的茶园,找出低产原因之后,随增产潜力的提高,肥料用量也要随之增加。
①基肥用量 幼龄茶园每年平均要施10-20担以上的堆、厩肥作基肥或底肥。有条件的单位要增施饼肥100-200斤,过磷酸钙100斤,硫酸钾20-40斤;采摘茶园每年平均施堆肥、厩肥等30-50担,有条件的单位还要增施饼肥200-300斤,并隔二至三年施过磷酸钙150-200斤、硫酸钾30-50斤。对于高产茶园来说,基肥的用量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而定,一般每年施各种土杂肥、厩肥、堆肥等不少于100担。
②追肥用量 追肥主要施速效性的氮肥。据长江中、下游广大茶区的研究,一般成龄茶园,每生产100斤干毛茶时,要归还给茶园土壤10-15斤纯氮,如果某生产茶园产量为300斤干茶的,要归还给土壤约30-45斤纯氮。如果基肥占40%的,追肥氮要施18-27斤左右。基肥用量少,或质量比较差,追肥用量要多一点。基肥用量足,或质量好的,追肥用量可以适当低一点。另外,根据各茶区的生产经验,凡生产能力大、产量高的,每生产100斤干茶,归还给土壤的氮要多一些,反之则少些。确定茶园氮用用量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和多种因子有关,因此我们不能生搬硬套,要因地制宜,灵活掌握。
(2)配合比例 幼龄茶树肥培管理的重点是培养庞大的根系和粗壮的骨架枝。磷钾肥对促进茶树根系生长和茶树骨架枝形成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幼龄茶园的施肥,要提高磷、钾肥的比例,以后随时在茶树不断长大和逐步投采后,为了促进营养生长并使之成为绝对的压倒优势,必须重施氮肥,适当配施磷钾肥。
茶园基肥,除了缓慢地提供有效养分之外,更重要的是改良土壤,因此幼龄茶园要重施有机肥,配施化肥,为以后高产稳产奠定良好的土壤肥力基础。
①追肥的分配比例 茶园追肥的分配比例,主要取决于肥料用量、茶树生物学特性、采摘制度及气候条件等。长江中、下游广大茶区及云贵高原的部分茶区,春茶气温适中,雨水充沛,茶树生长旺、长势猛、吸肥能力强,一般都重施催芽肥。春、夏、秋三次追肥比例一般都按40:30:30或50:25:25的方式分配,在只采大师傅、夏茶,不采秋茶的茶区,一般按70:30,或60:40的方案分配。广东等南方广大茶区,生长季节长,发芽轮次多,采摘季节长,因此,茶园追肥,氮的分配一般按40:20:20:20的比例分配。
浙江、江苏、湖南、安徽、福建等主要茶区,伏旱严重,水分条件是限制秋茶产量的主要因素。如果有灌溉条件,可以适当提高秋茶追肥比例,从而提高全年的追肥效果。
②氮、磷、钾的配合比例茶叶中氮(N)、磷(P2O5)、(K2O)的平均比例约为4.5:0.8:1.2。但各批茶叶中氮、磷、钾的含量比例绝非一致,所以我们决不能按茶叶中氮磷钾的比例来施肥。要想正确地确定茶园三要素的施肥比例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因为各茶园土壤氮、磷、钾含量不一样,茶树个休发育的各个不同阶段及年周期生长的各个不同时期,对氨、磷、钾营养元素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茶园中三要素的配合比例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确定。一般地说,1-2年生的茶苗,宜采用1:1:1或1:15:1.5;而3-4年生的茶树,一般宜采用2:1:1或2.5:2:1;以后随着茶树的不断长大和投采,氮的比例要相应地适当提高。根据浙江杭州茶叶试验场丰产茶园12年施肥的经验,其丰产茶园N:P2O:K2O为5.9:2.1:1.0;根据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多年试验结果,当地茶园三要素的施肥比例宜采用7.6:2.0:1.0;又按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试验结果,当地茶园较适宜的三要素施用比例是3.1:1.5:1.0.综合各地的试验及生产实践结果,在长江中、下游广大茶区,投采茶园三要素的施肥比例一般为4:2:1,或者3:2:1较好。在浙、皖、湘等省以南的茶区,由于酸度大淋溶作用强,磷易固定,钾易淋失,这些地区的采摘茶园可以适当地提高磷、钾的比例;对于浙、皖、湘以北茶区,由于雨水少、土壤淋溶作用相对地比南方茶区弱,土壤酸度也相对较低,茶园中磷、钾肥有效程度高,因此,那里的茶园要适当提高磷、钾比例。就茶类来讲,红茶地区要适当提高磷的比例,这样有利于红茶品质的提高。绿茶地区要适当提高氮的比例,有利于氨基酸的提高。总之,茶园三要素的配合比例,一定要因地制宜,切勿生搬硬套。
4、茶园施肥次数
茶园施肥次数与茶区气候条件、施肥量、采摘制度等因素有关。我国北方茶区由于气温低,发芽轮次少,采摘期短,除基肥外,追肥2-3次即可。长江中、下游大部分茶区,茶芽萌发次数较多,生长期较长,除施基肥外,宜施3-4次追肥。南方茶区,由于气温高,雨水多,生长期长,发芽轮次我,在一般情况下,除基肥外,宜施追肥4-5次。茶园追肥次数与施肥量关系也很大,据我所试验,在年施追肥氮40斤时,全年分五次施比分三次施和分二次施分别增产17%和23%。因此,可以认为,在肥料多的情况下,要分次少施,这样有利于肥效的发挥。
就高产茶园来说,由于追肥用量多,追肥次数要适当增加。广东英德的红星茶场和湖南洣江茶场亩产千斤以上的丰产茶园,每年追肥氮高达100斤(纯氮)以上,由结合自流灌溉和地下管道施肥等措施,每年追肥次数高达10-20次之多,大大提高了增产效果。
磷、钾肥主要作基肥用,有条件的可以每年与有机肥料均匀掺合施用,也可每2-3年施一次,每次将2-3年的磷、钾肥与有机肥掺和施用。
5、施肥位置及深度
"施肥一大片,不如一点一线"。对于茶园施肥来说也是一样,要相对集中,无论是基肥还是追肥,和栽茶园要条施,丛栽茶无要按丛环施,幼龄茶园要按苗穴施。成龄采摘茶园的施肥位置,一般以茶丛蓬面边缘垂直向下为原则,未形成蓬面的幼龄茶树,施肥沟(穴)离根颈的蹁,1-2年生茶苗为6-10厘米;3-4年生的茶苗为10-15厘米,平地茶园一边或两边施肥,坡地茶园或梯级茶园,要在茶行的上方开沟施肥,以防肥料流失。
施肥深度,基肥要深施,成龄采摘茶园一般25-30厘米,1-2年生茶苗一般15-20厘米,3-4年生茶苗一般施20-25厘米。追肥深度要按肥料性质而定,如硫酸铵、氯化铵等不易挥发的和硝酸铵等易淋失的氮肥要浅施,一般5-6厘米即可;而易挥发的氨水、碳酸氢铵等要深施,一般8-10厘米,并随施随盖土。磷、钾肥和基肥一样。
6、茶园根外肥
茶树叶子除了光合作用外,还能吸收附着在叶子表面的矿物质作为自己的营养万分。茶树的叶面吸收,主要通过表皮细胞的渗透作用及气亿进入,它除了可吸收游离的离子(如NH4+、NO2-、PO4---、K+TFFU),也可吸收不电离的分子[CO(NH2)2].因此,在茶树施肥中,除了根部施肥外,还可以进行根外叶面施肥,称为茶园的"根外肥"。
(1)茶园根外肥的优点及其效应茶树根外施肥不受土壤冲刷,淋溶及固定等因子影响,肥料利用经济,如有发现缺素现象,随时可以补救,吸收快,效果好。
根外施肥可以同治虫、人工喷灌等结合进行,便于茶园管理机械化,节省劳力,提高劳动效率,也可改善茶园小气候条件,有利茶树的生长。
据同位素试验结果,茶树根外施肥,尤其是微元素的施用,可以大大活化茶树体内酶体系,从而加强根部的吸收能力,如茶树喷施钾肥和硼肥,可以促使茶树根部对磷、硫、钙等灰分元素的吸收。
(2)茶园根外肥的施用浓度及注意事项茶树根外肥的施用浓度和肥料品种及天气条件等因子有关。
茶园根外施肥的注意事项:
①茶叶正面蜡质层较厚,而背而蜡质层薄,气孔多,一般茶叶背面吸收能力较正面高五倍多,因此在喷肥时,要正、反面同时喷匀,特别要注意背面的喷施。
②在与农药配合施用时,要注意农药和肥料的化学性质,不要把酸性肥料和碱性农药或碱性化肥和酸性农药配用,以免起化学变化。
③要注意天气的变化,既要防止高温曝晒引起水分蒸发过快而迅速改变其浓度也要防止下雨被雨水冲跑肥料。喷肥时间,最好选择傍晚或清晨,阴天全天可喷。在茶树生长季节里,旱季根部因受水分条件的限制,吸收能力低,根部施肥效果较差,根外施肥效果好,要加强旱季的根外施肥。
④试验表明,叶面吸收的营养元素,不能运送到茶树所有的器官及组织内,因此根外肥不能代替根部施肥,相反,根外肥可以促进根部的吸肥能力,在叶面施肥的同时,还要加强根部追肥,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互相促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