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需要喝茶,而且从小就要培养。小孩子每天喝一杯淡茶,会对健康有益。在中小学中推广饮茶是可行的,上海中小学已经把茶文化教育列入学生的必修课。现在我让自己上小学的孙子、孙女每天上学都带一瓶茶水去喝,给他们讲喝茶的道理,并要求他们向同学们推广,告诉同学们喝茶的好处。一年下来,孙子、孙女身体健康、精神愉悦,都成了茶叶"小博士”,班里的不少同学都喜欢上了喝茶。
今天越来越多的茶艺馆在街边涌现,成为城市一道风景线,而且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喜欢上了喝茶,这是好事,说明饮茶成了时尚,也说明传统文化的回归,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占据我们的心灵,而不是西方、美国文化完全“统治”了我们。大力宣传弘扬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刘枫会长提倡的“茶为国饮”,正确引导茶叶生产及市场的健康发展、普及“茶与健康”的常识,客观而合理地引导茶叶消费者对茶叶基本常识的认识,充分发挥我国“茶叶大观园”的整体价值,使全民都对茶产生强烈的偏爱和无限忠诚,使全民都得到这一健康资源的终生呵护,从而使这一东方文明的传统对国人、对人类的健康繁荣发挥应有的作用。
背景:
茶,诞生在中国。国人饮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不管世事如何变迁,茶叶用她的特质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人,她的魅力征服了越来越多的人们。
一个“茶”字,有说不尽的内容。中国茶文化蕴含着中国哲学、社会学、文学、佛学,包容着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人生。中国的茶文化,就是中国文明的管窥豹斑。
如今,茶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茶、咖啡和可可)之首,成为全球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一种天然、营养、保健饮料。有关专家预测,21世纪,茶将风靡全球,主导饮料世界。所以,茶亦是中国人民向世界作出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奉献。随着茶文化的大力弘扬,中国茶在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近日,中国茶文化研究会发出了“茶为国饮” 的倡导,旨在使茶成为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借助茶和茶文化这棵仙枝灵草提高我们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如何泡一杯好茶
古代众多的茶道著作,尽管年代不同、流派不同,在泡饮技艺上却有一个共同点,即一切外部表现形式都是为反映茶的自然美,反映茶的“香甘醇”,在今天看来就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即根据茶叶的特点、品质,以科学的冲泡方法冲泡;而所谓的艺术性就是根据茶叶的外形和特点、选择适应的器具和程序、充分体现茶 的色、香、形、味、艺。
首先注意茶叶本身,除了安全性、理化指标必须符合规定之外,好的茶叶必须符合该类别、品种、等级的色、香、味、形的标准要求。水,主张用轻、清之水煎茶,有条件可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化水煎茶;讲求水沸适度,即水温;注意浸泡时间,一般头泡为3分钟;茶具,大概可分为玻璃、磁杯、陶器(或紫砂)等常见的三大类。保温性以陶器最佳,而玻璃最差。在需要较低温度及可观赏外形的茶类如绿茶以玻璃杯为好,而磁器则较适合有一定保温要求,尤其是清香类的乌龙茶,对于茶汤的香气能完整的保留下来,散热又比较快,不会影响到第二泡的香味。而陶器中又以中国宜兴的紫砂壶最有名。而茶壶的材质、厚薄及烧成的温度都会影响到泡茶的滋味。这点则需要一些经验,若常泡茶,自然就会有所体会及了解。这些都是泡好一杯茶的基本要求。茶的种类和口味不同,各项要求不尽相同。
人物档案:
骆少君,研究员、高级评茶师,我国著名的茶叶品质化学研究专家,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42年出生。1984年至今,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工作,现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特有工种(茶叶)职业技能鉴定站站长。长期从事茶叶生化、品质检定及加工的研究,创建了我国茶叶香气化学实验室,填补了我国茶叶香气化学及茶用香花化学研究的空白,使我国进入了世界风味化学研究的最新领域;革新了我国已沿用数百年且是国内销售量较大的茉莉花茶加工工艺,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能耗、生产成本,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我国茶叶加工史上的重大革命。编著日本出版的《即将到来的茶叶世纪》中中国茶部分,主编《饮茶与健康》和《评茶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