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指出:“水利建设关键在投入,依靠当地财政和群众集资建设水利工程,只能是杯水车薪。以修一座泵站为例,动辄需要投资十几万元、几十万元,对收入普遍很低的农民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水利工程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应该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甘肃的水利工程投资还得依靠国家。”
农艺节水措施河西节水关键
在河西走廊,小麦玉米带田已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棉花、蔬菜、番茄、制种玉米等节水作物,由于小麦玉米带田需水量近千立方米,农民自觉淘汰了高耗水作物。同时,兴起了“膜下滴灌”等新型节水方式,农民将水、化肥和可溶性农药通过提前铺设好的输水管道,像“打点滴”一样给农作物补充营养,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后,田间的滴灌带形成四通八达的灌溉网络,使土地利用率平均提高5%至7%。
省农牧厅、省农业节水与土壤肥料总站在河西走廊和沿黄灌区构建农田节水最佳技术体系,探索膜下滴灌、垄作沟灌、膜上速灌等现代农艺节水灌溉新技术,变“浇地”为“浇作物”,使棉花亩节水335立方米,增产12%以上;制种玉米亩节水300立方米,增产14%;加工型番茄亩节水200立方米以上。
然而,河西走廊的膜下滴灌节水,只占整个耕地面积的2%,大部分农田还是以大水漫灌为主。由于河西走廊的农业用水量占当地整个用水量的80%至90%,河西走廊节水的主体仍然是农民,节水的关键在于农田节水,而节水措施主要是农艺节水。
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说:“用最少的水和最佳的作物配置,产生最大的效益,就会把水用活了。”作为河西走廊农业灌区,以前节水主要靠渠道衬砌、防止水渗漏等工程节水,买卖水权、用水价杠杆来调节用水等管理节水措施。现在,河西走廊最缺乏、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农艺节水。
河西走廊普通作物农田平均每亩用水量达600多立方米以上,而通过农艺节水措施,即滴灌、微灌等措施可以节约一半的水,既能解决农业用水所占比例过大的问题,又可为发展能源基地建设、工业发展和生态建设腾出用水空间,还能解决农民与工业、生态、能源基地建设中的“争水”矛盾。从而推进用水结构调整,使有限的水资源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支持。
“河西地区如果没有水,河西绿洲将不存在。如果在河西建设高标准农田,耕地上覆盖着防蒸发、保水分的地膜,地膜下都铺设着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设施,1亩地节约出300立方米的水,那么,粗略估算一下,河西970万亩耕地、841万亩灌溉面积可节约出25.2亿立方米的水,相当于节约出一条石羊河的水量(26.6亿立方米),将真正推动河西走廊建立节水型社会。”武文斌说。
“发展旱作农业保障粮食安全”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甘肃省农业基础建设薄弱,平均耕地水资源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甘肃省农田水利建设除了“开源”,更重要的是“节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把节水灌溉作为革命性措施,大力推进农业节水。
甘肃省中东部的旱作农业区,主要靠“天上水”,目前的科技措施已将“天上水”最大化有效利用。甘肃省探索创新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其核心就是有效节水,为降水在300毫米的半干旱地区农作物创造了一个人工集雨小环境,抗旱增产幅度达到30%以上,旱地玉米平均亩产500公斤,最高可达900公斤。今年,全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面积692万亩。
然而,甘肃省大部分旱作农业区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简单。“为加快推进旱作区节水措施,要在甘肃中东部旱作区建立高标准基本农田,实施坡改梯建设的同时,至少每2亩山旱地配套1眼集雨水窖。1眼蓄水达50立方米的水窖,在最干旱的‘关键时段’,进行点浇,可以保苗保墒,度过这个‘旱段’,将为全年农作物丰收奠定基础,要通过发展旱作农业来保障粮食安全。”省农牧厅负责人说。
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而中东部地区耕地和人口均占全省的75%以上,影响着全省粮食安全,通过推动旱作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高良种补贴标准、加大科技增粮措施等,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建设25亿公斤粮食增产工程,解决农民“吃饭”问题,显得至关重要。
农业是受自然风险十分大的弱势产业,“干旱”扼着甘肃省农业发展的咽喉,而制约甘肃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是资金投入的不足。资本不能进入农业,造成了农业发展的滞后。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才能发挥农业巨大的增产增收效益,才能为促进甘肃省农民增收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