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化推进建设现代农业强市
发布时间 2009-10-13 浏览 20556 次
了4个农产品加工业园区,即以中粮祥瑞、南京雨润、北京汇源、新美香为核心的钟祥农产品加工业园区,以国宝桥米为核心的京山农产品加工业园区,以洪森实业、楚玉食品为核心的沙洋农产品加工业园区,以宝源木业、金龙泉、众和纺织、日月油脂为核心的中心城区东宝、掇刀农产品加工区。培育了一批农产品精品名牌。“京山”桥米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称号;“新美香”脱水食品系列、“国宝”桥米、“广源”饼干获得HACCP体系认证;“国宝”桥米、“金龙泉”啤酒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金汉江”精制棉、“洪森”、“凤池”精制米等28个产品获得湖北名牌产品称号。带动农民增收作用增强。全市龙头企业订单面积达537万亩,带动本市及周边县市从事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数达71万户。2008年,全市农户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增收近7亿元,户均增收1700元。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我们重点采取了以下新举措:

  一、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的第一路径。荆门市委六届六次全会通过了《中共荆门市委关于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意见》,提出了坚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机械化、服务社会化,“四位一体”整体推进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的发展路径。“四化发展路径”中农业产业化是第一路径。农业产业化既是推进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重要方法。

  二、把建设农产品加工大市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第一目标。荆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商品化大基地、专业化大生产、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突破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1,全市农产品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三品”认证率达到95%以上。按照一个主导产业重点发展1-2个大型龙头企业,形成百亿元级产业集群的要求,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和过50亿元的加工园区,5-8个加工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创建农产品加工年销售收入过300亿元的县市区,把农产品加工业建成1000亿元的大产业,把荆门建成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大市。

  三、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第一引擎。招商引资建龙头。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引进大财团、大企业、大龙头。政府支持育龙头。鼓励和支持机制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扩大规模和增强实力;充分发挥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的杠杆作用,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产业聚集壮龙头。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集中优势资源,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到2020年,全市发展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5家,过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5个。

  四、把优势农产品板块基地作为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按照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要求,抓好各类农产品基地建设。规模化经营建基地。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设与龙头企业对接的板块基地。合作化经营建基地。加快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建设板块基地。标准化生产建基地。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统一标准,统一操作,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坚持围绕龙头建基地,力争使所有的板块基地和养殖小区都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所有的基地都实行标准化生产,所有的农产品都拥有自己的核心品牌,所有的农民都参与1-2个合作组织。

  五、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各级政府的第一责任。一是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领导。建立市“四大家”领导联系制度,联系龙头企业,挂点板块基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尽快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扩大规模、技术改造、拓展市场、创新体制机制,特别是在用工、用水、用电、用地和融资、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扶持。三是增加财政投入。加强项目编制和申报工作,力争更多的农产品加工项目进入国家、省计划“笼子”。四是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包括科技支撑体系、信息服务体系、食品监测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教育培训体系等。五是加强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和关心企业家及以企业家为核心的企业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人才保障。

1  2  3  4  5 
m.marroptt.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