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表演型茶艺是多领域的,多题材的,正如陈文华教授所说的那样:“茶艺编创的领域是相当广阔的,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应当利用创新思维创出丰富多彩的茶艺节目,其中既有反映历代茶事的历史系列,又有反映各地饮茶风情的民俗系列,还有反映兄弟民族饮茶习俗的民族系列,以及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系列”。 [20]
最后,我想表明一种个人观点,提出一个中国茶艺在今后的发展方向,即:遵循“一个宗旨”,高举“两面旗帜”,迈向“三个目标”,坚持“四个原则”,明确“五个定位”,聚焦“六大茶类”。一个宗旨是指表演型茶艺要惠及大众,少一点曲高和寡,让千万大众都能感受和欣赏到中国茶艺及茶文化的人文关怀,并且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两面旗帜是指“创意”意识和“创艺”的艺术标准,使之形成特色,形成亮点,形成企盼;三个目标是指茶艺的普及需要大众参与,大众关注,大众分享;四个原则是指茶艺普及运行的“链条”: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协会带头,市场运作;五个定位是指茶艺表演要兼顾国际性,社会性,传统性,创新性,兼容性;六大茶类是指中国的青、红、黄、绿、黑、白茶。总之,中国茶艺的作为技巧而言,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相对的操作程序;作为艺术而言,既可突破固定程式,又可追求无重复的“创意”与“创艺”的特点。因而,表演型茶艺既要有“创意”意识,更要有“创艺”精神,这事关中国茶艺能否在发展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2. 陈文华,主编.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8:100~`104
3.丁以寿.中华茶艺概念诠释.农业考古杂志,2002.2
4.5.6.7.8. 陈文华,主编.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8:100~`104
9. 寇 丹.茶艺初论. 农业考古杂志,2003.7
10.马守仁.茶艺漫谈. 农业考古杂志,2003.7
11. 12.15. 陈文华,主编.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8:100~`104
13. 14.丁以寿.中华茶艺概念诠释.农业考古杂志,2002.2
16.林治,著.中国茶艺集锦.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6.24~`25
17.陈文华,余悦,主编.茶艺师基础知识.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9:19~`20
18.20. 陈文华,论当前茶艺表演的一些问题.农业考古杂志,2001.2
19. 陈香白,“茶艺”论释.农业考古杂志,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