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军记得:“大概从1985年开始,每户农民都拿着夏粮征购通知单,到当地的粮管所交公粮。当时国家有政策,明确禁止粮食私自交易。当时国家的粮食政策不透明,粮管所的人又故意压级压价,把很多农民都坑苦了。一些头脑比较灵活的农民,就开始贿赂粮管所的人,买点烟,送一些小磨香油等,目的是公粮的价钱不要压得太低。由于只能卖给粮管所,所以,卖粮的农民排长队,甚至拿着铺盖在粮管所等待。”
“但是,卖了粮食以后,粮管所又打白条。农民越来越不愿意交公粮。”
“当时国家对粮食的收购任务分配给每个乡。一些农民不愿意交公粮,干部们就拿着袋子,拉着车子,到村里强行拉粮食。因为强行收公粮,干部和群众的关系非常紧张,也听说过有人家的媳妇气得喝农药自杀的事。”
“大概在1990年左右,国家放开了粮食价格。除了公粮必须卖给粮管所外,允许个人收购。市场上的粮食价格比粮管所公道多了。个体户走村串巷上门收购,对粮管所冲击很大。”
“粮食市场逐渐放开以后,粮食价格的波动幅度也越来越大,出现粮食丰产不丰收、谷贱伤农的现象。农民种粮心里没底,不知道明年是什么价格,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粮食价格波动过大,和当时国家对粮食市场的管理方法不成熟有关系。相关政策不完善,粮食个体户的随意性也越来越大。”
“1995年,小麦种子的价格是每斤0.38元,市场上的小麦价格是每斤0.42~0.52元。种子价低于小麦价,很多育种的农户都不愿意育种了。”
“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当时中央曾经提出‘托市收购,顺价销售’的粮食政策。粮食市场的价格逐渐稳定下来,农民种粮的收入也有了保障。”
“当我听到中央宣布取消农业税的时候,我立即跑到街上买了一挂5000响的鞭炮,在家门口放。高兴啊!”
“随着中央连续六个一号文件,支农惠农的政策已经相当完善了。中央还适时提高粮食托市收购价,稳定农民种粮收入。”
“国家惠农政策越来越好,各种补贴也不断往上涨。种粮直补每亩17元,综合补贴每亩66.72元,良种补贴每亩10元。各项补贴每亩一共93元7角2分。”
“今年国家把小麦托市收购价比去年提高了1角钱左右。根据往年经验,这会拉动小麦市场价格整体提高1角钱。这可不得了,没有哪个农民不叫好的。”
王宝军今年种了11亩小麦,平均亩产1280斤。按照每斤9角5分的价格计算,每亩小麦可卖1216元,加上国家补贴的93.72元,扣除投入的439.6元,每亩小麦纯收入870.12元。
王宝军说:“国家粮食政策决定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近年来各种支农惠农政策又保证了种粮农民的收益。”“60年来的国家粮食政策,是一个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农民种粮收益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