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王台农机合作社社长张金海介绍,为了保证农机手跨区作业有收益,早在七八月份,该社三次组织社员到潍坊、淄博等地进行了秋耕作业考察,最终于8月30日,同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农业办公室签订了三秋跨区作业合同,第一批、14台农机的跨区作业服务队已于9月10日先行出发,“我们这次三秋跨区作业是打时间差,既要机手挣到钱,还不耽误王台镇的秋收。”据了解,王台农机合作社的农机手将于9月27日左右返青,投入到当地的三秋作业中。
从第一批跨区作业农机手9月10日出发,到9月27日左右返青,除了在路上的时间,参与三秋跨区作业的农机手大概作业时间在十天左右,虽然时间短,但收益却不少。肖德海告诉记者,去年,他在淄博干了一个礼拜,收入1万3千元。张金海告诉记者,去年三秋期间,王台农机合作社18台跨区作业农机,总共挣了20多万元。他说,今年,32台农机,按照作业十天、每天作业100亩计算,预计跨区作业面积将达到32000亩。
在三秋跨区作业出征仪式现场,记者见到随农机手一起赴淄博的还有两辆不同农机生产厂家的维修车。据张金海介绍,无论三夏还是三秋,厂家都会跟随农机手一起到外地,随时维护作业机械的安全,排除故障,保障农机手的收益;此外,王台农机合作社还配备了一辆作业服务车,“管机手吃住、包干、要钱、加油”,为农机手做好后勤工作。
据了解,为做好三秋跨区作业,该市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先期组织了550多个农机维修小分队,进村入户帮助机手们检修机械;培训农机手2万多名,提高其驾驶操作水平、增加其安全生产常识;还大力组织推广了订单作业、承包服务、“一条龙服务”等服务方式,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提高机械使用效率和效益;且严格跨区作业证的发放管理,引导跨区作业机械有序流动和规范化作业,提高跨区作业组织化程度;同时,发挥166个明星服务队和700多个明星机组的带动作用,提高市场竞争力;及时为机手提供信息联络、纠纷处理、机具维修、后勤保障等配套服务,确保跨区作业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