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业大事记
发布时间 2009-08-11 浏览 46942 次
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甘肃省按照《二十三条》精神,继续开展“四清”,至1966年春,全省近1/3的县、社先后进行了“四清”。

5月22日 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在皋兰县火烧沟召开现场会,推广火烧沟生产队铺压砂田,发展农业生产的经验,树为“农业学大寨’的典型。

1966年

7月15日 榆中县三角城电力提灌工程正式兴建。该工程从桑园子西坪提取黄河水,设计流量6立方米/秒,总扬程560.1米,iaff灌溉面积1.2万公顷。1974年主体工程完工。

1967年

3月22日甘肃省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成立,领导全省工农业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

12月 《人民日报》发表甘肃省会宁县城镇居民下乡落户的报道:《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12月20日 甘肃省革委会作出《关于进一步掀起“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新高潮的决定》。决定指出,学大寨,必须狠抓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

1969年

10月15日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动工兴建。该工程从景泰县五佛寺提取黄河水,设计提水流量10立方米/秒,总扬程472米,灌溉面积2万公顷。1974年主体工程基本完成。

1970年

1月31日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要求各机关、工厂、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都必须大办“五七”农场,大搞农副业生产,分别在—年、二年、三年内实现粮、油、肉、菜等的部分自给、大部分自给,或全部自给。

10月30日 甘肃省革委会发出《关于贯彻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精神,进一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指示》。

11月 敦煌县党河水库动工兴建。主坝高58米,总库容4350万立方米,是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的中型水库,保灌面积2万多公顷。1974年1月一期工程建成。

1971年

1971年 5月8日 中共甘肃省委决定,从省农宣队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中选调1000名分配到全省农村公社工作。

10月10日 全省农业机械化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传达了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精神,讨论制定了全省农业机械化规划。

11月5日 靖(远)会(宁)电力提灌工程开工兴建,该工程从靖远县城西黄河右岸提水,逆祖厉河上,至会宁县北。设计流量12立方米/秒,总扬程596.9米,设计灌溉面积1.7万多公顷。1992年底基本建成。

是年,皋兰县西岔电力提灌工程动工兴建。该工程从黄河左岸独嘴坟取水,设计流量6立方米/秒,总扬程653.4米,设计灌溉面积1万公顷。

1972年

3月3日 中共甘肃省委常委会决定,在全省各公社设立科技站,配备2—3名农业科技干部,加强农业科技工作。

5月16日 中共甘肃省委决定,从农村中选拔3 000名脱产干部(行政干部1 800名,公社农业科技干部1 200名)充实基层干部队伍。

10月 平凉崆峒水库动工兴建,1980年底竣工。坝高63.8米,总库容2 97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1万多公顷。年发电量994.8万千瓦时。

1973年

4月27日 庄浪县突降特大暴雨和冰雹,冲垮水库两座(在建的—座),倒塌房屋3000多间,淹死662人,伤72人,冲毁农田0.45万公顷。

6月18日至8月20日,国务院赴甘肃调查组在全省特别是中部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并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18个县今后两年半改变农业生产面貌的报告》。

1974年

8月16日 为加强河西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尽快改变中部干旱地区农业落后面貌,中共甘肃省委决定成立“河西地区农业工作小组”和“中部地区农业工作小组”。

9月5日 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宋平代表省委向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领导人汇报甘肃农业问题时,提出了甘肃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即以建设河西走廊商品粮基地为重点,来加快甘肃农业的步伐,同时改变中部干旱地区的面貌,并注意东部地区的发展。

1975年

3月 靖远县刘川电力提灌工程兴建,设计提水流量3立方米/秒,总扬程315.9米,灌溉面积0.5万公顷。1986年底竣工。

1976年

5月 甘谷南岭渠动工兴建。一期1987年11月竣工,可灌地1 500公顷,二期工程完成后灌溉面积可达4 000公顷。

12月2日 兰州市“引大入秦”工程开工。该工程是一项跨流域引水的大型自流灌溉工程,从青海省与天祝县交界的天堂寺引大通河水,至兰州以西约60公里的秦王川地区,规划灌溉面积近6万公顷。1994年总干渠建成。

1977年

5月 中共中央解决了甘肃省委领导问题,任命宋平同志为甘肃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

1978年

1月27日甘肃省科学大会在兰州召开。农业方面的26个单位、59名个人和科技成果受到表彰奖励。其中有“甘麦8号”、“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绿肥品种选育及栽培利用方法研究”、“小麦红矮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甘麦23号’等。甘肃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甘麦8号”春小麦,1974年在省内推广面积28万公顷,加上在四川、云南、江苏、青海、宁夏、陕西、福建等省、区,种植面积超过67万公顷,还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6月经过检查验收,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大型人工林带——华家岭林带初具规模。林带位于兰西公路两侧,跨越定西、通渭、会宁、静宁4县,全长1100多公里,宽约50米,面积约0.2万公顷,植树1 100多万株,育苗360多万株。

8月 靖远县兴堡川电力提灌工程动工兴建。该工程位于靖远北区,宁夏海原西部。从黄河左岸挑水梁提水。设计流量6立方米/秒,总扬程439.8米。设计灌溉面积1万公顷。世界粮食计划署从1983年起,予以800万美元的粮油等实物援助,1990年基本建成。

1979年

1月6日 中共甘肃省委在兰州召开工作会议,传达学习和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问题和集中精力发展农业的问题,制定了《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十个问题的试行规定》。

2月23日 甘肃省革委会批准552个宜牧不宜农的生产队,从当年起退耕还牧,由农业队转为牧业队或半农半牧队。

6月30日 农业部确定夏河县为全国现代化牧业综合试点县。

7月27日敦煌县连降暴雨,洪水暴发,党河水库因超限蓄水而漫顶垮坝,致使敦煌县城被淹,大量房屋倒塌,冲毁农田,损失严重。

8月17日 甘肃省种子公司公布,目前全省共建立82个良种场和特约社队基地约7万公顷。全省小麦品种正进行第四次大的更迭,推广的品种52个,面积由1978年的17万公顷扩大到1979年的近30万公顷。

9月4日 中共甘肃省委向中央报告灾情:今年春夏连旱,大面积旱灾延续到7月2日,全省成灾面积达135万公顷。7、8月份,又连续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洪水、冰雹灾害.最严重的是7月6日西和、礼县遭特大洪水和7月27日至30日,酒泉地区连降暴雨,敦煌县城被淹;8月9日至11日临洮县遭大洪水,临夏和广河县城进水,兰新铁路被冲毁197处,中断行车539小时。灾害波及52个县,1 870个生产队,死亡102人,倒塌房屋5.48万间,损失大小牲畜6 000头,冲毁农田24.5万公顷。

11月7日 中共甘肃省委批转省农委《关于保护子午岭林区、撤销农场改农还林的实施意见》。

12月21日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展的祁连山冰川考察工作通过科研鉴定。初步查明祁连山拥有近3 000条大小冰川,总面积达2 000多平方公里;每年夏季冰川融水注入河西走廊达10亿立方米。

1980年

5月11日 《人民日报》、《甘肃日报》发表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宋平的文章,文章指出了“以农为主,农牧并举,农林牧副综合发展”的全省农业生产方针。

5月29日 甘肃省地质局研究队提出报告,河西走廊的河流年出山(祁连山)总泾流量65亿立方米左右,淡水总储量在7 000亿立方米以上,年地下水总补给量为50亿立方米(平水年)。在灌溉方法、制度不变

条件下,河西走廊井灌和半井灌的耕地还可增加20万公顷。每年可开采利用地下水24亿立方米,占地下水总补给量的47.5%。

6月5日 甘肃省政府在肃南县召开“甘肃毛肉兼用细毛羊新品种鉴定会”。并通过了新羊种鉴定验收。1981年2月28日,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甘肃高山细毛羊”。

9月7日 中共甘肃省委调研室《甘肃农村推行各种生产责任制的情况》一文中指出,全省111 466个生产队中,已实行各种生产责任制的约占95.2%,其中实行联产计酬作业组的占26.7%,包产到户的占38.7%,实行定额管理、小段包工的占29.8%。

11月15日至19日 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在武都召开陇南多种经营会议。

1981年

1月31日 甘肃省第一个半机械化种鸡场在武威黄羊镇建成。

3月20日 甘肃省农垦局荒地资源考察队用一年七个月时间,第一次全面查清河西走廊全部荒地资源,并从中精选出37.2万公顷可垦荒地。

4月9日 舟曲县泄流坡山体滑动,白龙江阻流,江水淹没村庄、农田。下滑最大时速1米,致使形成自然水库,积水1 300万立方米左右,回水头达县城以上。

5月6日 甘肃省农业厅在兰州召开全省农作物品种资源征集工作会议。指出自1980年4月以来,全省已征集到粮食、豆类、水果、瓜菜等各类农作物品种资源2 295份,为今后研究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5月27日 甘肃省第一个大型配合饲料加工厂在兰州建成投产,年产量5 000吨。

7月13日 全省3 000名农业职工首批参加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学习。

10月18日 全国第一个沙生植物园在民勤县建成。植物园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南边缘,占地67公顷。收集、引种定植成功的植物270多种,其中沙生灌木和草本植物60多种。

12月4日 康县店子公社厂河坝发现中国珍稀树种连香树,面积约0.26公顷,其中有很难找到的结果母树10多株。

12月25日 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在同中共甘肃省委代理第一书记冯纪新谈话中说:“甘肃土地辽阔,有发展多种经营的广阔天地”,“要大抓植树、种草,改变甘肃干旱面貌”,“要下决心发展畜牧业”。

12月 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定名推广10个品种,其中有春小麦:陇春9号、陇春10号、晋2148;玉米:中单2号、酒单2号;胡麻:天亚2号;油菜:奥罗。符合品审条件,认定备案的品种18个,其中有冬小麦;天选35号、山前麦、长武7125、庆丰1号、庆选12号、西峰9号;玉米:庆单32号、庆单7号;洋芋:武薯1号、宕薯4号。

1982年

1月7日 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决定》。3月25日,省人民政府决定从农贷和省财政资金中拨出1亿元,作为发展农村多种经营贷款资金,重点支持不发达地区发展多种经营。

2月7日 中共甘肃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讨论全省植树种草问题。会议强调,要坚持“育重于采”、“管重于植”的原则,坚持刹住毁林毁草歪风,坚持专业与群众、点与面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权、责、利结合的原则。

11月9日 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表彰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的决定》,授予甘肃省农业模范单位36个,甘肃省农业先进单位68个,甘肃省农业先进集体4个,甘肃省农业劳动模范87个,甘肃省农业先进生产(工作)者212名。

12月10日 国务院召开会议,讨论“三西”(包括甘肃的河西及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18个干旱县)建设及当前救灾问题。决定从1983年起.在10年内每年拨专款2亿元,予以扶持。

1983年

1月6日 在林业部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林业科技成果评奖会上,甘肃“沙荒地改造利用的研究”和“民勤县沙生植物园”两项科研成果荣获三等奖。

1月11日 国务院“三西”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在兰州召开扩大会议,指导甘肃制定“两西”建设方针和1983年“两西”建设计划。

1月15日 全省商业工作会议在兰州结束。会议决定农副产品除粮、棉、油等12种一、二类产品外,其他三类产品全部实行议购议销。放手发展城乡集体、个体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改革农村供销社。

2月22日 永靖县水岭公社经过3年努力,在能源建设工作中成绩显著,被列为中国农业工程设计院能源新村示范点。

3月7日 17时46分,东乡县果乐公社宗罗大队附近洒勒山大滑坡,滑塌面长800米,仅在55秒钟内滑塌量3100万立方米,三个村庄的277人和133公顷农田被吞噬。

7月18日到8月3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先后视察天水、庆阳、临夏等地时指出:“甘肃的农业不能按老路走下去,要改变发展战略”;“反弹琵琶”,念“草木经”;“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

10月14日 全省老区建设会议在西峰结束。会议提出“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改变面貌”的奋斗目标。

11月9日,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加快老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

12月5日至11日 全省牧区建设会议确定,牧区建设的近期目标是“三年搞调整,五年抓发展”。并研究了卓尼、迭部两个半农半牧县农转牧;岷县、宕昌、漳县、渭源、临潭、积石山、和政、康乐8个高寒阴湿县发展牧业问题的方针政策和办法步骤。

1984年

1月14日 在全国农林科技推广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甘肃省有15个集体,3名个人受奖。

2月19日 全省饲料工业自1980年始建以来,到目前为止已建起56个加工厂,分布在全省40多个县(市、区),年生产能力1亿公斤。

2月22日 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决定进一步放宽林业政策。包括自留山划分、新垦荒地种草种树、林业“三定”、集体四旁树经营、集体办林场等。

3月16日 上午10时许,迭部林业局达拉林发生森林火灾。林火蔓延面积达667公顷,烧毁林木1 100佘万立方米。

4月6日 全省82个县(市、区)的1 444个农村公社乡社分设工作全部完成,共建乡、镇1 543个,其中民族乡22个,新建镇20个,同时,在农村建立了15 718个村民委员会。

4月20日 黑河草滩庄引水枢纽工程开工兴建,1989年8月基本建成。

7月5日 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决定,成立甘肃省农村应用技术广播学校。省、地成立学校,县设分校,乡建教学班。

7月24日 北京召开的全国良种西瓜评比会上,兰州培育的“P—2杂优’西瓜,获早熟品种第二名。

8月4日 武都县在几次间断大雨后,3日凌晨又降暴雨,城西北峪河、城南白龙江猛涨,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流量,护城新老河堤几处冲毁,加之城北山洪暴发,使县城三面进水,1/3受淹,灾情严重。

9月1日 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在合作召开甘南开发工作会议,作出关于促进甘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

10月6日 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召开陇南山区商品生产会议.研究制定了开发建设陇南山区的规划和具体政策。决定从1985年开始,6年内每年拿出1 000万元专款资金扶持发展。

1985年

1月 国务院决定拨给甘肃粮食3.55亿公斤,棉花720万公斤,棉布3 850万米,折合人民币1.97亿元,采取“以工代赈”方式,支援贫困地区修建县、乡公路和水利工程。

1月14日 中国科协农村科普工作表彰大会在京开幕。甘肃15个先进集体和30名先进个人受表彰。

1月23日 自1980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省供销社重点扶持41个县(区)建设生漆、油桐、黄花莱、黑瓜籽、柑橘、百合等18种农副业商品生产基地,每年发放有偿投资300万元。目前这些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有8个品种在22个县达到基地标准。据调查,1982—-1984年给群众增加收入5 500万元,相当于投资的3.4倍。

1月26日 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拨款800万元,赊销粮2亿公斤,扶持发展全省饲料工业。

3月10日 国务院拨给甘肃省12亿公斤赊销商品粮,促进甘肃省的现有53.5万公顷陡坡地在三五年内全部退耕还林还牧。

3月24日 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调整农村粮油购销政策和价格的通知。提出:一、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二、改变粮食收购计价办法;三、调整农村粮食销售价格;四、城镇人口的口粮不变;五、食用油脂油料收购放开;六、农村粮油购销政策调整后,原定的粮食购销包干一定三年的办法及其征购基数停止执行。

4月6日 在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试点小流域第四次会议上,甘肃省被评为七省(区)第一名。

5月9日 甘肃首次出口玉米4 652吨。

6月1日至5日 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在平凉市召开陇东经济工作会议。

8月7日 在国家“三北”(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建设第一期工程期间(1978—1985年)甘肃共造林81万公顷,超额14%完成计划任务,成林保存面积52.5万公顷,相当于前28年造林保存总面积的1.6倍。

8月26日 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兰州农业学校。兰州农校建于1917年,是全国建立较早的农校之一。曾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重点农校。

10月23日 《甘肃日报》报道,1983年至今年8月底,中部18个干旱县有9 800多户,4.5万农民已分批迁往河西地区金塔、安西、玉门、高台等10多个县和中部地区的靖远、景泰等引黄灌区。

11月29日 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决定,从1986年起每年拨出3 000万元专项资金和3000万元专项贷款,加快老区和困难地区建设,尽快改变面貌。要求庆阳老区3年基本解决温饱;陇南8县3片困难地区,5年初步解决温饱。

1986年

6月19日 甘肃农科院宣布,该院果树研究所从1980年开始,先后从美国、日本及辽宁、刚匕、上海、浙江等地引进优良品种520个,为甘肃果树生产区域化、良种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7月4日 省农机总站周丕炯等牵头承包的国家重点推广项目“中部旱农地区综合栽培技术示范百万亩”通过省级科研鉴定。

7月17日 省农科院李守谦、马天恩牵头承包的省列重点项目“河西走廊沿山冷凉灌区春小麦丰产栽培技术示范”通过省级科研鉴定。

8月3日 省科委王素香等牵头承包的省列重大农科推广项目“中部地区种草百万亩技术示范”比计划提前两年超额完成任务,通过省级技术鉴定。

9月23日 省农科院吕福海牵头承包的“河西走廊农田百万亩种草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取得成果,通过省级技术鉴定。

12月29日 甘肃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对荣获1980—1985年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获奖项目进行表彰,并颁发奖状、证书和奖金。《葡萄试管繁殖生产技术试验》、《地老虎越冬与防治研究》、《甘肃黑猪育种》、《高效低毒除草剂燕麦畏的研究)获一等奖。

1987年

2月12日 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绿化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甘肃省10个单位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单位,6人授予全国绿化劳动模范。

4月7日 《甘肃日报》报道,全省农村联户、个体企业发展迅速。截止1986年底,联户、个体企业已发展到10.7万个,从业人员增加到39.8万人,总产值达3.7亿元。

6月11日 《甘肃日报》报道,从1980—-1986年,因国家基建征地、社队基建占地、民房占用及自然灾害破坏等,全省共占用耕地17.5万公顷,平均每年占用耕地2.5万公顷,除每年新增耕地1万多公顷以外,年均减少1.4万公顷。

6月12日 10日2时至12日,金昌市和民勤县昌宁乡一带遭多年罕见暴雨洪水袭击,一天一夜降雨量达153毫米。金昌北部双湾乡周围几十里一片汪洋;民勤县昌宁乡的铧尖、安宁、复康、中升等4个行政村,11个队被洪水淹没;3600多人被洪水围困,24人丧生,600多眼机井冲毁,0.53万公顷农田被淹,大量牲畜死亡,许多水渠、农电线路冲断。

7月 定西地区旱农科研推广中心“百万亩梯田坝地主要作物丰产栽培技术承包”项目通过省级鉴定。

8月17日 省农科院《河西走廊平川灌区百万亩小麦科技承包“项目通过验收。

9月16日 全国北方10省区草原治虫灭鼠座谈会在兰州结束。甘肃l 370万公顷天然草场上,有666万公顷草场遭受各种鼠、虫破坏,经济损失严重。

9月24日 甘肃与世界银行贷款协议在北京正式签字生效。世界银行贷款1.7亿美元用于引大入秦灌溉工程和定西县关川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

9月26日 省列项目“8万亩小麦玉米带田高产栽培示范丰产方建设”通过省级鉴定。年平均0.067公顷产量达938.1公斤。

11月24日 全省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会议在兰州举行。目前,全省已建立农村文化站1 084个,集镇文化中心150个,村文化室5100个,农村放映单位2 400多个。

12月1日 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加强老区、贫困、干旱地区扶贫工作安排意见》,提出要因地制宜推广“三条路”、“四个一”的经验。即有水的地方走水路,没水的地方走旱路,水路旱路不通的地方另找出路;一人一亩基本田,一户一亩林果园或一亩经济作物,一户一年出售一头商品畜,一户转移一个劳动力。

1988年

1月28日 省人民政府决定表彰1987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超亿元的宁县、永登县、西峰市、张掖市和酒泉市,至此,全省已有10个县市区的乡镇企业总产值超亿元。

1月 国务院批准陕、甘、宁兴建盐、环、定扬黄工程。

4月24日至27日 全省第一届农民体育运动会在兰州七里河体育场举行。

7月15日 兰州市西瓜“金花宝”品种,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西瓜新品种评比会上,被评为特级优质西瓜品种第一名。

7月23日 一场罕见的冰雹、暴风雨袭击了西峰市,2小时内降雨量达72.9毫米,有402人丧生,800多农户无家可归。

9月19日 省列重点科研项目“全省草田轮作种草养畜示范研究课题”,历时4年完成合同规定指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天水市通过省级鉴定。

10月14日 由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下达并列入省科委1987—1988年软科学研究计划的重点课题“甘肃农村产业结构及布局调整研究”项目,在兰州通过省级鉴定。

11月 我国第一个荒漠半荒漠野生动物繁育基地——“甘肃濒危野生动物繁育中心”在武威开工兴建。

11月 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研究所等单位选育的瘦肉型猪品种“甘肃白猪”通过省级鉴定。

1989年

1月5日 甘肃畜牧总站负责的黄牛冷配改良大面积丰产工作获得1988年农业部“丰收”二等奖。

1月8日 甘肃温知新等10位农民企业家首次赴泰国、新加坡等地参观考察,学习经营管理经验。

1月28日 全省农垦系统工作会议在兰州举行;宣布全省农垦系统出现10个超百万利润大户,已建成8个商品生产基地,有11个产品获得省优、部优产品称号,亏损企业下降到3个。被省评为一级企业的有2个,二级企业的有6个。

2月23日 永昌县农民岳克叙、武威市农民李景银被商业部授予“全国售粮模范”称号;安西县、武威市被授予“粮食生产交售先进县”称号。

5月 张掖市、临泽县被林业部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

10月21日 在农业部举办的1989年度全国优质水果评选中,甘肃参赛的8个品种全部入选,并获4个品种第一。

10月以来,陇东地区发生大面积冬小麦病虫害。庆阳地区发病率几乎达100%,其中特别严重的达

13.5万公顷,占全区小麦播种面积的65.7%。

1990年

1月 历时10年的全省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取得显著成果,1 500多项省、地、县三级综合区划和专业区划研究全部完成。其中,314项分别获全国和省、地、县有关部门奖励,1 500多种图件和30万册资料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省情、地情和县情。给各级领导进行宏观决策,指导生产、制定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2月24日 省农业委员会下达研究项目“河西地区百万亩节水增产灌溉技术示范推广”通过验收。

6月23日甘肃省农业大学、武威市政府、武威地区农牧处共同承担实施的“河西平川灌区提高农业商品生产力研究”课题,在武威通过省级鉴定。

8月13日 省农科院综合所承担实施的“高寒阴湿地区粮食作物丰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课题,在康乐县通过省级鉴定。

10月16日 国务院在武威市召开“三西”农业建设工作会议,贾志杰省长提出甘肃“22274”工程建设设想;建设2 000万亩水地,2000万亩“三田”,2 000万亩科技承包面积,改造扩建7个化肥厂和4个农药厂,使甘肃农业基础设施有一个大的改观。

10月18日 西北五省区农村能源会议反映,甘肃农村能源建设取得好成绩,各项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使全省每年增加和节能130万吨标准煤,还种植薪炭林17.17万公顷,从而缓解了全省农村燃料紧缺状况,中部干旱地区基本实现了停止植被破坏。

10月25日 景电二期工程1—13泵站全线通水,当年冬灌近1万公顷

1991年

1月9日 1991午全国国营林场、苗圃工作会上,甘肃张掖、酒泉等6个林场获“全国国营林场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2月6日 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在兰州隆重集会,向农业等领域的61位专家颁发《甘肃省优秀专家证书》和奖品。

6月13日 舟曲县两郎公路7公里+100米处发生山体大滑坡,白龙江被堵,下游断流,两岸公路淹没。兰州军区派工兵参加疏流工作。

7月 历时12年的全省第2次土壤普查全面完成,在兰州通过农业部验收。

8月2日 为期5天的全国治沙工作会议在兰州结束。会议表彰奖励了吉林、甘肃2个治沙先进省,33个全国治沙先进单位和28个全国治沙劳动模范。

9月23日 全省69个虹鳟鱼养殖场产量达到307吨,占全国总量一半以上,成为国内虹鳟鱼主要产区。

10月15日 甘肃省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大峡水电站鸣炮开工。电站坝高70米,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4.65亿千瓦时。

10月17日 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布《甘肃省耕地保养暂行办法》。

10月19日 中共甘肃省委召开全省广播电视大会,表彰奖励了林业生产第一线长期奋斗做出突出成绩的199个先进单位和104名先进个人。

12月15日至18日 中共甘肃省七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甘肃省委关于开创甘肃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的决定》。

是年,属于甘肃“22274”工程的白银磷肥厂3万吨磷一铵工程基本建成并试车。

1992年

1月12日 引大入秦工程盘道岭隧洞经5年4个月时间全线贯通,1月18日上午在施工现场举行了隆重庆典。

8月18日 张掖粮油批发交易市场开业第3天,已与全国20多家经销单位成交粮食7 899万公斤。

10月7日 引大入秦总干渠水磨沟倒虹吸工程竣工。该工程全长565米,直径2.66米,为中国钢制倒虹吸管之最。

10月10日 省政府授予泾川县“甘肃省实现绿化第一县”光荣称号,并在县城建立绿化达标纪念碑。

10月18日 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甘肃省参展的101个产品中有9个产品获奖。民乐紫皮大蒜获金质奖,兰州黄河啤酒、庆阳黄花菜、酒泉金冠苹果获银质奖,武威干红葡萄酒、无壳瓜子、天水首红苹果、东乡早熟梨和省农科院啤酒大麦育种获铜质奖。

12月29日 由泰国正大集团和甘肃省畜牧厅合作兴建的兰州正大有限公司饲料厂建成并正式投入生产。这是目前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饲料加工企业。

是年“22274”工程中新竣工投产的有:

张掖地区4万吨尿素改建工程;

榆中化工厂2.5万吨合成氨扩建工程;

庆阳石油化工厂2万吨扩建工程;

兰州宏达公司农药厂燕麦畏乳油扩建工程;

西固农药厂2,4-滴丁酯扩建工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m.marroptt.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