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茶发展史略
发布时间 2009-07-04 浏览 24046 次
Shan茶种,种于埔里。于是,台湾茶业从此改观,红茶又继乌龙茶与包种茶之后兴起,形成台茶可向外适时适地竞销之三种主要茶叶。 本时期主要发展为(一)扩大茶园栽培面积,最盛时期达四万六千余公顷。(二)推广优良地方品种,包括青心乌龙、青心大冇、大叶乌龙、硬枝红心等四大名种。(三)成立茶业试验研究机构,并积极推展红茶之产制。(四)建立茶叶外销检验制度。 伍、台茶之复兴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封锁台湾,日本因粮食缺乏与兵源之需要,将部份茶园改种粮食作物与劳力移转使用,使茶园荒废,以致台湾光复初期茶园面积仅余三万四千余公顷(为日据时最高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六),而茶叶产量亦减至一千四百余公吨(仅为日据时最高产量的百分之八)。光复后政府积极奖励复兴茶园,辅导改良茶园耕作及制茶技术,至1949年茶叶总产量已回复至一万公吨以上,1959年茶园面积增至四万八千余公顷,为台湾茶园耕作鼎盛时期,茶叶总产量亦于1961年突破二万公吨。1957年至1964年间,由中央至省府有关台茶产销单位,组织了台茶改进委员会,辅导全省茶园之剪枝、施肥、病虫害防治及采摘示范等,对台茶的复兴奠定了良妤的基础。 1964年至1967年间,辅导茶园更新及采摘技术,研究碎型红茶的制造技术,建立本省碎型红茶的国际市场,同时辅导东部花莲及台东开辟新茶园,奠定本省东部茶业之发展。 1968年台湾省政府为了精简机构,划一事权,合并有关茶业技术研究单位,成立了台湾省茶业改良场及所属林口、鱼池二分场。 1973年全省粗制茶生产量达二万八千余公吨,外销达二万三千余公吨,其中绿茶占百分之七十八,创本省有史以来产销最高纪录。1974年虽因世界发生能源危机,台茶外销曾一度受到打击,但至1980年的七年间,每年仍能维持二万公吨左右的外销。 本省光复以来,虽以开拓新产品、碎型红茶、眉茶及煎茶的外销为主,但对本省特产之包种茶、乌龙茶,铁观音以及新产品寿眉、龙井、珠茶等的试验研究及辅导推广等从未间断。 1973年中央推动加速农村建设计划时,即将文山、冻顶、三峡等高级茶区列入茶叶生产专业区,辅导产制技术改良。1975年台湾省政府农林厅首次举办全省优良包种茶比赛及展售会,引起内销茶蓬勃发展。而台湾省茶业改良场研究开发成功的调味茶类,亦在有眼光的企业家配合下扩展了调味茶的国际市场。 台湾光复后,政府积级复兴茶园,奖励茶园更新及耕作机械化,成立茶叶生产专业区,实施茶园机械化共同作业,加强茶业试验研究工作,培育新品种茶树,改进制茶机械及技术,使茶叶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光复初期并积极发展绿茶之产制,供销北非市场;引入技术生产煎茶,外销日本,政府对外销茶叶之辅导不遗余力。 陆、台茶现况  台湾光复后以制造红茶绿茶供给外销为主,外销量占产量的75%~85%。但近二十年来已急速地转成制造包种茶、乌龙茶供应内需,外销量减少到占总产量的15%~20%左右,外销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台湾的工业化发展,使人工之成本提高,导致红茶绿茶的生产成本过高,而无法与国际上相同产品竞争。相对地,由于国人每人每年平均饮茶量,由1980年的0.34公斤激增到l995年的1.21公斤,使得内销市场所需的高级部份发酵茶,尤其是包种茶与乌龙茶迅速增加。台湾茶业由外销转为内需型态以来,产制外销茶类为主的北部茶区(台北、桃园、新竹、苗栗)茶园面积逐年减少;1986年为19427公顷(74%)﹔1991年为13376公顷(57%),1996年为7965公顷(37%)﹔而产制部分发酵茶类供内需的中南部茶区(南投、嘉义、云林)茶园面积逐年增加,1986年为5089公顷(l9%),1991年为8287公顷(35%),1996年为10979公顷(52%)。 台湾茶园目前种植之茶树品种以青心乌龙(48%)为主,依次为青心大冇(19%),台茶12号、13号等新品种(16%),其余品种个别占有率皆在4%以下,甚或不及1%。 台湾茶叶外销量以l973年达最高峰为2万3千余公吨,1979年以后逐年降低,至1986年外销量为1万公吨,1996年为3475公吨;进口茶叶量1985年仅309公吨,1990年饮料茶在台湾兴起后,进口茶叶(以红茶、茉莉花茶为主)急剧增加,1994年达最高峰进口量为1万余公吨,近年来则维持在7-8千公吨,进口茶类乃以红茶及茉莉花茶为主,供加工制造饮料茶之用。 台湾罐(盒)装饮料茶于1989年逐渐兴起,尤其是乌龙茶饮料于1992年对新新人类市场的诉求成功,促使茶饮料于1993年超越碳酸饮料,至1996年乃位居非酒精性饮料的龙头;1996年各类茶饮料销售率为:乌龙茶(31%)、绿茶(l6%)、红茶(6%),其它为调味红茶(如奶茶、花香红茶、果香红茶、加麦红茶等)合计47%,红茶系列饮料合占53%,乃为台湾饮料茶的主流,此为台湾每年需输入数千公吨红茶的主要原因。 目前台湾地区茶园面积约二万一千公顷,某中于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南投、嘉义、云林、宜兰、花莲及台东等海拔数百公尺至一千五百公尺间的丘陵地、缓坡地及高山等,年产量约二万二千公吨。 台湾之茶文化源于闽粤工夫茶之好客随俗风尚,融入江南文人茶之风雅,而成就台湾独特的茶艺文化。台湾的茶艺馆也在无心插柳的情况下,间接带动了民俗艺品、陶艺品、国乐及仿中国古典建筑之怀古风潮,尤其是拓展了茶器艺术的视野。 1975年后,台湾经济起飞,生活水准提高,政府辅导举办优良包种茶、乌龙茶比赛及宣导国人饮茶,茶艺馆逐渐兴起而取代盛极一时的港式茶楼饮茶方式。爱茶人士及业者也相继成立推广茶艺文化的民间组织,于1982年9月首先成立「中华民国茶艺协会」,并提出中华茶艺的基本精神──「清、敬、怡、真」﹔1984年9月由茶艺业者筹组成立「中华茶艺业联谊会」,阐扬中华茶艺文化,推广茶艺精致生活,促进国际茶文化交流为其宗旨,该会于1997年向内政部正式登记立案,并更名为「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仍简称「中华茶联」。1984年6月成立天仁茶艺文化基金会,其宗旨为以茶艺平和优美的意境,建立国民新生活规范,使社会达到富而好礼的境界。1985年以来大专院校的学生社团亦相继成立茶艺社,推展学生茶艺活动。 茶文化的传承除藉由茶艺活勤外,茶业及茶艺文化杂志的出刊及流传亦占极重要的地位,台湾主要的茶学杂志,早期的有日据时期由台北茶商公会出刊的「台湾茶叶月报」及「台湾之茶业」﹔近代的有由政府机关发行的「茶业专讯」,由民间团体发行的「茶讯」、「茶艺月刊」、「中华茶艺会刊」,由大专院校茶艺社出刊之「台大茶艺」、「茶艺专刊」及已商业化发行的「茶与艺术」、「茶与壶」、「壶中天地」及「紫玉金砂」等。 茶业在台湾有其经济生产价值,更有非经济性文化特质,目前台湾茶业面临劳力缺乏、工资高涨、消费者口味多元化、茶叶进口日益增多之压力,但若能调整产销结构,应用新科技、新技术提升茶叶产制技术,结合茶业科技及茶艺文化促使茶艺生活化,发展休闲茶业,及发扬茶文化特质,必能使传统产业现代化及永续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m.marroptt.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