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茶座中有一位学佛多年的茶客,即向他请教“茶道”和“禅茶一味”的问题。他沉吟一会说:“我的确不懂,不过你可以从参禅悟道的实修中体会去!”于是在他的指导下,我开始了七天的以观息法为禅修方法,以认识自己的心性为主题的专修训练。
这七天的训练对我的影响、转变和启发是相当大的。我第一次尝试去了解、认识自己的心,却发现它是如此喧嚣、混乱,难以驯服,它是如此虚弱、易受干扰,又是如此执着难以转化。从早到晚,乃至从生到死都喋喋不休、无有宁日。同时我也是第一次体会到内心宁静的美好和珍贵。这中间有一个微妙而有趣的现象:越是宁静,越能发觉自心的喧闹;越是觉察到自心的喧闹,反而喧闹就越少,越能趋于平静。
就这样,禅修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为此,我专门开设了一间只能盘膝而坐的茶室--“禅茶室”供自己和打坐爱好者使用。每天,我都挤出时间在里面盘腿静坐。在其后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我时时修习观息法门,让自己宁静下来,凝神专注于每个细微的动作和每一次起心动念。告诉你吧,真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受。时间久了,我发现通过“观息法”得到的宁静在深度和广度上太有限。怎么和我在书本上了解的“禅境”、“空境”不同?“这就是禅?”我把这个疑问向“师傅”谈及。于是在一次品茶时,他开玩笑地说:“今天请我喝壶好茶,传你入禅大法。”茶泡好了。他缓缓将茶从闻香杯倒入茶碗,一本正经地说:“无上禅意,尽在闻香杯里。”我也举起闻香杯专心地闻着。“传法完毕。”他突然笑着说。见我一头雾水的样子,他说:“你专心吸闻茶香时,心中有杂杂念没有?”“没有”。“没有杂念的当下,是否清楚明白?这清楚明白而又无一丝杂念的心态不就是禅境吗?”经过他这么一指点,我当下豁然开朗。原来,孜孜以求的禅境,竟终日显现在平常生活中而不自知,如此平淡,平淡中有自有奇特。之后,他对我说:“稳定这一心境,并经常安住其中,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但是这并不是禅,不过,对你研究茶道,这份修炼是够用了。至于禅的真义,我也是在探寻之中。”
有了这次体验,不仅静坐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对茶之为道、禅之入茶也有了直接的感受和认识。同时也认识到日本茶道始祖千利休所概括的茶道精神“清、寂、和、敬”, 不仅仅是指品茶环境的清洁、宁静,以及仪式、仪表的谦和、庄重,更主要的是强调茶人的精神状态――专注、凝定而又从容、空灵以及这种精神状态对每位茶客的感染、同化而形成的氛围。一个喋喋不休的头脑,一个充满分别、意见和矛盾的头脑,不仅会错过眼前这碗香茗,从禅茶一味的角度看,简直就是对它的污染。因为一念在心,就是不“敬”;就有分别,是不“和”;就有喧哗,即是不“寂”;就有染着,即是不“清”。“茶道无他事,只是煮水、泡茶和品尝而已。”(千休利语)“只是”二字不正是禅之于茶最简洁、传神的明示吗?
真想邀这位茶道圣者共饮眼前一盏!
第一次接触“生活禅”的内容,是两位来品茶的僧人赠送的几本《生活禅》和《禅》刊。净慧法师倡导的“生活禅”不仅准确地突显了禅的本质和核心,更主要的是揭示了禅的修行特色和精神,非常适合当代人学习受用。离开了当下日常生活的禅于人生有什么意义呢?而没有禅心、禅的生活又的确有如行尸走肉的迷惑和痛苦。正如一位活佛所说:“虽然我的‘见地’可以象天空那么广阔,但我的‘行持’却必须象面粉粒那么细密。”这应该是对生活禅最好的注脚。我开始尽可能深入而全面地了解和关注“生活禅”的情况,并且一直把能亲近净慧法师并皈依法师的座下做为一个心愿。读着“生活禅开题”、“禅七开示”等文章,直如在法师座下蒙受教诲和加持。
源于“生活禅”对我的启发,我对茶、茶之道的体会,又有了深化和拓展。不仅仅是茶艺,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当下,都可以显露禅的光辉,都可以实践禅的修习,